溯源鲜花

无论是办公桌一角,还是卧室转角,亦或是饭桌中,摆上鲜花就有了一处:
“不与山河论高下,不与岁月争短长”
的心境

微风拂面,皓月当空,繁星可鉴。水可漱、花可餐、云可邀,有花作媒,诗与远方。

自古以来,怡情于花草之间,是我们国人热爱生活、热爱自然的一种体现。

鲜花带回家,则是其中一种极其简单的花草生活之热爱。

这样的诗和远方,我们,合作的又是一个怎样的灵魂有趣的团队呢?

若非在墨隐看到梅老师一进入她的世界就完全活了(灵魂极其生动鲜活起来),大概是要错过与这么一家灵魂有趣的公司深度了解的机会,至少此行是要被错过的。

墨隐在昆明呈贡华侨城卧龙古渔村,背靠七星山,临近滇池畔,这是一个“靠山、临湖、水绕”的美丽渔村。乌龙古渔村古称卧龙浦,因村里垂恩寺内“山居宛卧龙,海近乃曰浦”的石刻而得名,故复名卧龙古渔村。卧龙古渔村,也是杨教授在经营的项目。

杨教授说带我们到墨隐而非先到他们公司,其实是挺想听听我们对卧龙古渔村这个地方的看法,他个人很喜欢这个地方。原本这个村落要被拆了,他联合了昆明理工大学的一些教授驻扎进去,这些人对这些古村落的老建筑特别有感情,想把它们保存下来。通过各种办法找了很多人,最终用省级文物市级文物区级文物,这种联动的方式将他们保留了下来。随后,杨教授参与了古村落整体规划,从生态保护一直到现在的村落开发,全流程和全阶段的参与及设计,希望将那个地方会变成昆明第二张名片。

“我希望这个地方变成一个有意思的文化聚落空间,然后能让大家都能够在这个地方安静地呆下来,一脚踏入这个村落,让你能感受到一种熟稔的温度与厚度。又或许,是源于与生命源头相通的那片滇池水。”

走进墨隐花艺体验之时,被有趣的灵魂深深折服,上午,在田间,在向我们介绍基地鲜花时,梅老师言语不多,甚至木讷,只在被问到有需要张口的时候,回答一些简单问题,我原以为,她是内敛质朴而害羞的,只是,当站在墨隐花桌前,完全变了一个人..

她沉浸在花的世界里,自信而从容,单纯而快乐,开言就说她不是太喜欢商业的花,而是野趣的,第一个作品,一只手握着剪刀,两根捡来的随处可找但有风骨的树枝作为主体,“我希望它是自然的,飘逸的,所以这边得给它剪掉,得有主次感、层次感,太阳在这个树冠的斜上方,看到它向阳的一面,风从这边吹过,要有中国的痕迹…”她就那样像是和我们说也像是自言自语般地说到哪,剪刀也动到哪,看到附近有一块类山石形的铝块,随口问边上朋友能不能借她玩一下,就又拿过来继续玩,缺竹子的元素,拿着剪刀走到屋外绿化带去找小翠竹剪一根,缺苔类绿植就w跑到另一个空间的屋檐下薅一枝,不是她和别人说我又来薅了就是别人问她你又来薅啦…她自个自完全享受着此时此境此空间那盆花摘的乐趣中,“你要是经常来墨隐,是不是这里的植物都会被你薅光”,“啊,有可能”,进进出出去剪(捡)她要的元素…“我其实想和你们分享的是,花可以有很多种解读的,它是情绪的表达,承载自由,承载心意,与它所在的空间,与环境,与天气,…都可以有关系”…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,这是她第一个作品出来后我的主观解读。随后,又分享了不同花、不同花瓶可以怎么搭,基本的搭配…

看梅老师玩花(我始终觉得这个过程,玩才是最适合表达她的状态),展示的是一种雅致的空间艺术,亦是她其中一种风雅闲静的生活情愫。取大自然中之植物花卉,根据所放的空间环境,花器的大小,达到“虽为人作,宛若天开”的境界。

这个过程的心流是极其愉悦,然而太短,并不尽兴。想要了解的更多,欣赏的更多。便三步不离其身地跟随着梅老师。

此时方知他们不是普通的花农及花艺公司,而是极其有趣的一群人,好奇之下,问及他们的老板是什么样的一个人,能将他们这些有趣的人聚在一块。梅老师说,诺,边上这位杨教授就是老板…于是向他们约了第二天继续去他们公司了解的可能,杨教授有课要上(他在给全国非遗项目团队上课),梅老师有图要画。但为了能一睹这样有趣公司有趣的人,便说只要他们公司有人在就让我过去自己玩。

第二天,有点意外的是杨教授又“逃课”在公司等着我去,而我,则有了这样一次沉浸式艺术之旅。

杨教授说梅老师不轻易开金口,梅老师在中国花艺界是很有名气的大咖,小时候父母种花,在花里跑来跑去,有天然热爱,大学读园林规划与设计,因热爱花,早年去日本,去欧洲找不同国家花艺界的大咖学习、交流,早期在昆明也比较经常交流,后来,自成一派之后,就比较少去给别人讲课及分享了,更多的是,大隐隐于他们现在自己的地盘里,万物相慢,时光恬静,自得其乐及,相知而乐。隐于自然,有道是,花逢知己千枝少,话不投机半句多。

梅老师的独立工作室是一个空间几十亩地且充满野趣的园子,还有两三间坐落其间的阳光房,一个隐匿芦苇丛中的烧烤地,很隐秘,不会破坏整体山水野趣的自然美感,但也绝不是杂乱无章的荒野,就像那饱抱有仪式感,保有部落特有生存规章但自由、野性的一些少数民族民族部落那般,很舒服。居于其间,很有世外田园生活气息,在这里,很自由。

除了梅老师的工作室外,还有朱师兄的木工坊,公司的木工都是出自朱师兄之手;还有植物猎人唐师兄,致力于猎奇世界各地好玩、有趣、稀缺的植物,所以他有个种各种稀奇古怪的园子;黄师兄擅工程监管,红河领地工程悉数在他一个人调理清晰掌控下;压花工作室主理人小兮;糕点师斌哥,糕点不对外,主要是供内部人员品尝;鲜花花艺师褴褶的花房;还有瓷器工作坊甘玉善…

问:你是如何将这些人吸引到你的公司来呢?

杨教授:

第一个是价值观要特别融洽。
第二个是除了价值观的体会以外,人和人之间做事情的方式要对,你要觉得这个环境是对的;同时你还能在这个环境里面做点事儿更为重要。

我只要碰到有趣的,有趣的灵魂,就会想办法和他们成为好朋友,相处着,如果三观一致,做事的追求一致,就会把他邀请到我们公司来。实际上,很多同学,实习生,在我们这边呆过一段就不想走了,想留下来。我不会一开始就先合作的,而是,相互了解对方,觉得三观一致,做事的方式也对,我们才考虑合作。

比如梅老师,我们认识是因为她来我们这里买花,相谈甚欢,发现价值观特别一致,又特别有趣,所以她就来了。

比如瓷器工作坊汇溪窑的甘玉善,我们是在一个展会上朋友介绍认识的,他本来是做青花瓷的,将翡翠、南红等非金属矿物玉质养生釉,做的快破产了,却还是很坚持自己的。人很好玩,我也觉得很可惜,所以就投了一些钱给他,然后导入我的墨隐等流量给他,这样这个产品就做活了。你可以看我们公司所有瓷器都出自于它,这个杯子有一片叶,也是我们这些很喜欢植物的人才会想着镶嵌着玉质的一片叶子,玉质养生釉,这个技术,我们研发了6年才算成熟,其实很不容易的。

比如 英国来的朱广和萨利,我们是在给安缦.景迈酒店做景观的时候认识的,他们是安缦.景迈酒店的建筑设计,特别喜欢我们云南,喜欢我们这里,我那边有一块给他留着做工作室。朱广以前是学油画,后来觉得油画不够有趣,一个牛津大学的博士导师让他去考他的建筑博士生,没想到他真的去考了,并且还考上了,还挺凡尔赛地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考上了...现在喜欢花艺,在国外搜罗各种各样的花,要带过来...


蜗牛:

梅老师也说特别幸运找到一个好的老板,工作的很自在。

杨教授:

我们公司经常被人说是不正经的公司,但我们人很正经。他们来或不来,在哪里办公,我一般不管他们的。但他们自己会把事情做好。

附:我们去了好几个工作室确实发现没人。

蜗牛:

你们公司发展的一个历程是怎样的?是如何积累资源的(因为你的很多工作室都会导入资源)

杨教授:

我从07年开始做园林设计(08年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毕业)项目,带着几个同学一起做,那时候园林设计人才很缺,同时各城市城市规划、园林规划又比较多,所以那是我们创业起步是比较顺的。你能把每个项目做的很好,很放心的话,会比较容易让人信任的,所以资源也慢慢积累起来,比如,从那时候开始积累的同学,以及以前项目对接人,基本上这么多年过去了,也升到规划局局长,甚至市长副市长。这个不是重点,重点是,你得靠谱,能把事做踏实,能确实帮到人。

蜗牛:

你们的鲜花和云南其它花农的鲜花是有什么不一样呢?

杨教授:

我们有自己的鲜花基地,有自己的加工厂,有自己的包装物流车间,有自己的渠道。还有特别重要的,我们有是专业出身的,我们公司大部分是园林设计专业,有生态学,花卉学,土壤…等等。真诚是这个世间的良药,用以抵御虚无,我深信真实是更舒服的生意方式,在这个过程中相互成就,你舒服,我舒服。


蜗牛:

你们的鲜花基地,是怎么建立的呢?为什么会分布在很多地方呢?

杨教授:

这要从我们做鲜花基地的发端说起。
我们因为做园林规划,美丽乡村规划,给村子规划好了之后。要发展什么呢?种什么呢,种水稻还是种什么?让我们给建议,我们只会做园林相关产业,比如花,云南斗南花市虽然有名,但真正大企业,大集团的花是通过花拍市场进行的。刚好我有同学是负责花拍,只要我种的好,我渠道就有了,所以我把鲜花产业带到村子里,我先拿一些地来试种,根据当地土壤、海拔、水分、日照…等选几十种种子试种半年,将长的好的,市场也好的品种留下两到三个在当地种植,先自己种,请当地人帮忙种,然后他们发现我们种花能挣钱,就跟着我们种了。我们给他们种子、技术、种植管理,再帮他们卖。

我们种了几个村之后,名气上来了,云南很多地方都让我们去给他们规划。我们会挑选,不会都做,太累,精力不够。每个项目,我们是要进驻到村子两三个月以上,生活在那里,了解他们,了解村落,在依当地资源状态做相应的规划。如果只去看了一下就画图,是很不负责任的。

蜗牛:

那是不是把农民的地租过来统一经营呢?

杨教授:

不是的,这样的话,我们就成了外来侵略者,抢了他们土地,我们教他们种植,也帮他们卖,挣的钱大部分是他们自己的。初心动念很重要,你要帮他们村落很好地延续生存下去。他们这里的农民很穷的,很多人一年家里收入不足5000,但他们跟我种花,我和他们说一亩地一年能收入5000块,10亩就能收入5万,他们很开心的。实际上,他们种的好的话,一亩地能收入2万以上,但我不能告诉他们太高的期望,5000很容易达成,不会失望,会很开心开心,有信心,慢慢的生活就越来越好。

蜗牛:

只有足够热爱农村,才能把农村建设的特别美好,或以美好的发心去建设他。

杨教授:

我其实一直教我的学生(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导师)要觉得生活在农村比较幸福,天高地阔,你知道土壤,知道花草树木,鸟叫虫鸣,你多了很多自然的体验,生活在特别宽广的天地中,连动物都知道生活密度不能太大,我有时候无法想象生活在大城市那么拥挤的人潮里。我喜欢生活在林子里。

蜗牛:

你们有设计有木工有花艺…,会不会很多?

杨教授:

其实我们的主业就是围绕着园林,园艺,木工工作坊,是他主业之外的个人爱好的东西,我们也支持他做自己很热爱的事情。艺术家,自由,开心,很重要。园林、花艺、茶,这些都是相通的,我们不做边界以外的事情。

我的逻辑就是把一帮有趣的灵魂集中在一起。展示一种生活美学,我们怎么把灵魂展现给别人,让别人觉得原来世间还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,这样是我一直想展现的。为什么我们那边取名叫墨隐生活美学馆,就是因为,我希望来的人除了说能寻找到一丝丝宁静以外,他还有精神上至高的一种追求和一种享受,原来世间还有一帮这样的人用这样的方式生活,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,更自由的生活,生活是很好玩的。这些年社会发展的特别快,有人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荒废到末法时代,人过的很功利、狰狞恐怖。但这不应该是真正的,我觉得还是有一帮人他还是能够很自然的很有趣的生活,我想传达的是这样的一种生活美学,美好的生活样子。

蜗牛:

对,看到你们那种有趣的那一幕的时候,我觉得可以把这种东西让人家知道,我们见过很多优秀的企业家,很多厉害多供应商,真正做到一种境界,很多时候不是从追求的功利目标出发的,而是很纯粹做到水到渠成。

杨教授:

有趣在前,结果在后,水到渠成。

蜗牛:

你是如何培养你的学生的,突然觉得很有兴致?

杨教授:

在学校,我们希望在这个地方寻找一群有趣的学生,我认为他们才是未来的阻力,我们希望从现在开始就发现一部分人出来。

一是跟着我们做文创做文化产业的东西;另外一个是希望新鲜血液注入进来以后,他们有别的想法,他们的逻辑和我们不一样的。我教了这些学生有很多非常的有自己的主见,他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而且他们喜欢的东西跟我们完全不一样,他们喜欢的东西都是二次元的。

蜗牛:

西南林业大学?

杨教授:
对,西南大学,我在那有300多平,我们就现在已经在整合了,那边我希望把它做大一点,把这一类的东西都植入进去,希望它能够形成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这种。

蜗牛:

就把你们擅长的东西植入进去?

杨教授:

我们就希望把文创和美学空间这个东西,可以继续下去。

蜗牛:
生活美学空间能做起来,或者说生活美学方式能传达出来,很有意义

杨教授:

对,我们希望我们阶层(我们的年龄阶层)的就是以这边墨隐为核心,然后年轻阶层以那边墨隐为核心,他们那边研究的东西都是很年轻化的,像这种新式茶饮方式的留存在那边的,我们希望让学生不要觉得喝茶的事是一个比较古老的事儿,不要让他觉得文化这事都是一些老头子在做,我们需要他们参与进来,然后让以他们喜欢的形式然后来。

蜗牛:
因其实东方特别是我们中国文化很美的,他们只是可能因为还没接触或没有去感受,还没有get到,整个东方的文化是真的很美。

杨教授:
说真的你随便提出任何一个东西,都能够制造出一个很强大的我们跟美学有关系的东西。但他们自己会因为他们受到了渠道影响不一样,对这个认知就不一样,所以我希望有一种言传身教的形式去打动他们,而不是以现在说教的形式

蜗牛:
让他们感受到的方式去慢慢爱上

杨教授:

我们经常会想要在空间里面办一些这种文化沙文,让他们参与进来,你比如说像茶道香道或者这种花道,他就不要像现在这么传统的,可以活泼一点,大家都能参与进来,让他们觉得这个事本身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儿,基于这个事情,然后我们形成一个聚落之后,我们再找一个专门研究茶道相当会的老师来讲,他从唐宋开始讲往下讲他就会有兴趣了,一来就让他讲他就听不了他就走了。
你要让他先晚上起来对这个东西有认知,然后你再跟他讲就会好很多。

蜗牛:
比如像昨天梅老师那样,一进去她就沉浸进去,让你自己去感受那种真的很舒服。

杨教授:

所以你要让让他有体验,他才会对这种有认知,他才会去追随或者深入去研究,我觉得这个很重要。

而且我们这些年的教学下来,我发现大部分的教授都都太过于专注于自己的理论研究了,其实我们这个设计它是一个艺术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个产业,它不纯粹是一个一个理论研究的东西,我一直希望我的学生他是能够多面手的,既能做室内设计,又能做建筑设计,又能做室外设计,它其实都是相通的。

他应该对审美有鉴别力之后,再去做理论系统,我觉得应该是这样。然而现在的教学体系整个是破坏大纲的,就是为了完成教育部给的大纲和大纲,我觉得那样是不对的。

所以就说我跟学校说了很多,他们都觉得是空谈,我就申请了,我说你就给我300个平方的实验,你让我来做,不要用废话,我们用事实说话,我把他们带到我这来看一看,他们就知道我的状态是完全和他们说的逻辑不一样的,然后我就把园林的还有这种艺术学院的全部结合在一起,包括我做的杯子来写。我让学生比如你们到大三了,你们不是要交课题作业吗?交课题作业的时候你就给我做这个杯子的,形体设计。
谁的第一名我就拿它的形体设计做一个器型,然后作为文创店的一个销售逻辑。我觉得是这种更有意思。

再比如说我们做园林设计,我不是有一小块,我就专门留了给我们门口那么大一小块的空地,每年我都把它推翻,然后让学生你们今年的课题就是做这个,那么你就反复来看看它的光阴,看它的时间,看它的风向,看它早上,看它的午后,看它的晚上,然后你来感知这个场地精神之后,你再来做一个东西,第一名的,我就让他设计上去。

不断的让他从虚拟里面进到真实里面去,然后他在反复交流的过程中知道设计是个什么东西,现在小朋友都觉得设计太苦了,就不想参与到设计里面,其实他们不知道设计的快乐,就是因为他根本没有去把一个项目落地,他就没有那种成就感,我现在让他们去落地,他们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。

他从原来不要做设计到现在想要做设计,我觉得这就算是实现了一步比较大的这种跨步,我觉得这个也挺重要的,所以我觉得教学的东西有时候不要理论讲太多,还是言传身教的去感悟他们。



墨隐不是出走,而是回归。
远方好物不是出走,而是回归。
如果出发都是向美好而行,无论是寻好物,亦或是花艺、艺术,做的每一件事情最终是要抵达内心的安宁处。

如何在生活日常的菜米油盐酱醋茶中重塑一个精神故乡?有情,有趣,有品,有用,真诚是世间良药,于远方,食物背后,万千故乡。

你若要有鲜花的生活,远方有这样的鲜花!


远方好物记者蜗牛


2022-8-9

微信图片_20220810135453.jpg


标签:

上一篇:溯源刺梨
下一篇:七月远方好物溯源之旅
取消
扫码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