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下沙龙碰到不少大健康从业者,她们会跟我说,给亲朋好友们分享大健康产品,后来发现已经朋友圈被屏蔽了,有点难受。甚至有些朋友自掏腰包,将产品送给亲朋好友吃,但是到头来发现,那些被他们“珍而视之”的产品,在别人那里积了灰。确实让那些想要带给更多人健康的大健康从业者陷入了苦恼之中。被拒绝很受伤,加上是朋友,心态更容易被搞崩。在私域,有什么办法调整这些情况呢?
我们有些合伙人也曾经参加过不少大健康项目,有来自国外高科技公司也有号称大师出品,无一例外,都有被人拒绝被人屏蔽过的经历。里面存在什么问题呢?大健康行业水很深乱象频出,不少产品有信息壁垒,价格成本也不透明,还有从业者身份背书不强,没有大健康背景经历,特别是面向代谢慢性病这种强医疗领域专业知识一知半解。任何项目都要看匹配度,客户是否真的需要。如果一个大健康从业者考察一个项目,只看重高利润,却对产品没有深入了解,自己也不是医生专家,只是听道听途说或者项目方给的案例当案例,如何信服于众。如果是一些营养品,价格高得不可思议,自己都不敢用,也用不起,如何让客户来使用呢?因此,做大健康第一个要点:发心要对,正念做事。如果产品确实好,自己深入研究了,自己作为受益者也有体会,身边朋友有案例,这个时候再去分享,没理由再被人拒绝。产品很好,价格实惠,自己做事也很真诚。如果还被朋友屏蔽,那也不用太在意。有句话讲:佛度有缘人。没必要内耗在不对的人身上,让自己过得更轻松一点。即使一个大明星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,就像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你一样,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跟你一样爱这些产品。时间很宝贵,要更珍惜认可你的人,跟你同频的人。同频的宝贵之处在于,它既不是相似,也不是同步。就像心理咨询师所说:“当我们和一个人互动时,最良好的体验莫过于感受到同频的同时,还意识到这种同频并不是全然的复刻,它还包含着那个人本身的温度和属性。” 双向奔赴比单相思更让人看到积极的力量,也是建立情感联结和长久关系的重要基石,大健康私域从同频互动开始,通过产品服务持续累积信用,直到笃定的信任。所以,尽最大努力做你的事,即使对方不买产品,你也可以当作宣传一下健康知识,对双方都没有坏处。每个人都想快速成交客户,但所谓欲速则不达,越是想要成交客户,动作就会变形,甚至有些激动言语吓坏了客户。比起搞丢了几个客户,更严重的是对私域理解不足,认为私域不过是加个好友,然后在微信上兜售些物品这般简单,结果客户越来越少。许多人难以适应这种长期投入、收益滞后的模式。于是便选择放弃。做公域电商创业时,说传统商家看不懂,跟不上,来不及。现在对于大健康私域赛道来说,也是如此。只有相信相信的力量,愿意长期投入,坚持再坚持,最终价值才会有超倍的回报。命运向来垂青那些有先见之明之人。选择对了,加上努力,还有不成功的吗?私域的底层逻辑在于构建信任、塑造个人信用度 以及持续输出内容影响力。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累积与沉淀,与追求迅速盈利的公域平台大相径庭,也跟线下发传单揽客南辕北辙。做私域的魅力在于,我们可以重新链接、认识自己的朋友,可以遇见越来越多的人,也可以在做事过程中,筛选出跟自己同频的人。
Amy
2024.11.03